月考试题看完了,孩子们的成绩忧喜参半。 其实,这次的物理试题并不难。考虑到孩子们首次接触物理,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特征还不太熟知,所以,题目大多数选择的是最基本的物理常识,又综合了一少部分平常着重强调的重点、难题。不少题目直接源于孩子们手中的课本和配套训练册,甚至有的题目种类都已经训练过多遍了,可为何还会有这样多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呢?孩子们也特别郁闷,我非常喜欢上物理课的,如何也没想的会考得这样差呀? 仔细剖析孩子们的试题,对照孩子们的课堂表现,我想大致有如下几方面是什么原因: 1.对物理还不熟知 物理是这个学期新开设的一门学科,虽然小学时孩子们已经在自然课中接触过一些物理常识,但这类常识对物理学科而言只能算些皮毛。因此,不少孩子还不了解物理会考些什么,自己又应该怎么样学物理。 2.听课把握不住重点 物理和别的学科不同,实验特别多,有老师的演示实验,也有孩子们的分组实验。不少孩子只注意看实验过程中的热闹,而对实验的设计、实验现象的剖析、实验数据的处置,乃至最后得出的实验结论则不有兴趣。但物理考试不只考察实验过程,更重视考察的是学生能否设计实验、能否准确记录实验现象、能否正确得出实验结论,尤其是能否灵活运用实验结论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。 正是由于孩子们在课堂上把握不住听课的重点,忽略了实验结束后老师对实验的剖析总结,与运用实验结果解决实质问题办法的解说,才致使了孩子最喜欢的物理课成绩却并不理想。 3.做题不规范 物理和数学虽然都是理科,但做题的规范需要却相差非常大。这次考试中,计算题孩子们丢分最多,缘由大多是由于对物理计算题的步骤不熟知,不是没写公式,就是漏了单位,要不就忘了代数过程。物理的计算题步骤,需要很严格,虽然我在课堂上多次示范、强调,又安排学生上作业本训练了几次,可是学生从小学就与数学交际,数学的解题办法已经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了,恐怕一时还非常难改变。 4.缺少专心上课的习惯 孩子们在日常已经积累了的不少物理常识和经验,但这类常识和经验有的是不准确甚至是不对的。比如声现象中的音调与响度这两个定义,在日常的用法就没那样规范,像引吭高歌里的高和低声细语里的低,其实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小。如此,孩子们就比较容易把声音的高低音调和声音的强弱(大小)响度混淆。因此,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,特别强调了这两个定义的不同表述办法。音调只可以用高低不可以用大小,影响原因是频率;响度只可以用大小或强弱,影响原因是振幅。可是,从试题完成状况来看,部分孩子还是分不清,这反应出这部分孩子的听课效率非常低,缺少专心上课的习惯。 找出孩子们物理成绩不理想是什么原因了,需要大家父母帮孩子做些什么呢? 1.多交流 父母可以借助饭前饭后多和孩子聊聊物理课上的趣事,学了哪部分常识啦,做了什么实验啦,实验中察看到了什么现象啦,怎么样讲解这类现象啦,日常还有没类似的例子啦,这节课有什么收成啦等等。看的爸爸妈妈对物理这样有兴趣,孩子的兴趣会更浓,听课也会更认真的。 2.多检查 对孩子的物理作业完成状况,父母要多督促检查。对刚学过的物理定义、规律、公式,也要常常提问提问孩子学会的状况怎么样。规律办法第一要记住,第二才能理解,进而灵活运用。 3.多配合 对老师安排孩子回家做的小实验,父母必须要配合,积极帮孩子筹备实验所需的物品。如果能再和孩子一块做做这类小实验,一块剖析实验现象和缘由就更好了,既增加了孩子动手学物理的兴趣,又增加了父子(母子)之间的亲情,何乐而不为呢? 4.多应用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,很多物理常识就在大家身边。父母做个有心人,有机会就让孩子学以致用,借助刚学过的物理常识,讲解或解决日常的一些现象和问题,孩子学物理的热情会更高,成绩也会更理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