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同意了不少考生的咨询,有些说我大清早就犯困,一天都打不起精神来。有些说再多的事也没办法让我快乐起来,成天我就盯着分数。考试不止是常识、智商、能力的角逐,而且是意志、心态和体力的较量。对于考试最大的遗憾不是水平的高低而是水平发挥的高低,而影响水平发挥的要紧原因是考生的心理状况,即所谓精气神。
考生怎么样调适心态?
1.正面推进考试的动机。方向大于效率,忙要忙得有成效。考生动机欠缺就充满惰性,就会出现茫然盲目的现象。通过长计划,短安排使考生明确每阶段、每周、天天的目的和任务,就会有充实感和收获感。模拟试题看到的差距并非坏事,差距催人奋进,而不至于把错误带到考场上。
2.正面强化考试的理想。生活决定于态度,没理想就没精神支柱。一位考生没精气神,是IQ、情商和逆境商低下的反映。如对自己模拟试题不理想的成绩,有人是生气,有人是争气;有人是愤怒,有人是奋进;有人只不过无奈,有人却成为突破。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,过多的焦虑和挑剔,不只于事无补,而且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。
父母应当干什么?
考生家庭要构建平和、清朗的环境,要在全家树立共识,考试只不过一次机会,而不是全部机会。要减轻考生的重压,第一父母要排遣心理重压,跨越心理障碍,帮助考生分解重压,一吐为快。还要科学地安排生活,做到劳逸结合。爸爸妈妈和孩子都要树立生活的信心,要看到中考、高考考试只不过生活中的一个小站,当走过去再回头看的时候,目前的历程真不算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