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考试试题型--文言文翻译指津
高考考试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整句的翻译,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,他们一直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(词类活用、倒装等)和含有重点性词汇的句子给考生翻译,并将它设定为高考考试阅卷的采分点
那样,如何才能把握住这类得分点呢?在此将它系统地总结如下。
1、词类活用要特别关注
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些语法现象,主要有名词的活用,动词的使动、为动、意动使用方法,形容词的活用。对活用词的翻译要擅长通过剖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,在词义上差别非常大,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。除去一个特殊句式--倒装句以外,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+状+谓+定+宾的顺序排列的,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。即主语、宾语一般是名词,谓语一般是动词,定语一般是形容词,状语一般是副词。所以大家在翻译活用的词时,就可通过剖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地方,与所充当的成分先断定它的词性,进而推知它的义项,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。
1. 名词活用为动词
[例1]大用则王,小用则亡。
[分析]此句中的亡在句中所处的地方是在连词(连词后一般跟动词)则之后,而王的地方与后一句的亡相同,两句对举,功能也应相同,故王是动词称王义。
[译文]用在大处就可称王,用在小处就会死亡。
2. 动词的使动、意动、为动使用方法
[例2]县有轻囚十数人,会春暮时雨,临白令请出之,令不许。
[分析]此句中请出之的出从语法角度判断其一定为动词,但假如直译成一般动词是不可以体现出主语对宾语的主动性的,这个时候就应当考虑它是不是是使动或意动、为动使用方法。
[译文](万泉)县有十几个有轻罪的囚徒,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,唐临禀告县令,请求(暂且)让他们出狱(耕种),县令不允许。
[例3]奇之,立许字以女。
[分析]此句中奇之的奇一定为动词,但假如译成奇怪,句子明显讲不通,此时可以往其它方面想一想。譬如师说中不耻相师中的耻字就是典型的意动使用方法--觉得耻辱。
[译文]觉得他品质非凡,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。
[例4]马病肥死,使群臣丧之,欲以棺椁医生礼葬之。
[分析]此句中丧假如直译成哭,看上去通顺,但与下文意思不符,若从为动的角度翻译,则通畅无阻。
[译文]马患肥胖症而死,让群臣为它治丧,要用内棺外椁的医生礼制安葬它。
点击下载全部:高考考试语文二轮复习:文言文翻译指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