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考试试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案: 先易后难;较易题需要阅读两遍拿满分;较难点阅读2-3遍后还没任何思路就舍弃。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,边审题边做标记。 第二卷一般是有机题和选做题较容易,可先做;实验及无机题较难要后做。 选择题做完后一般不要随便更改答案。 填空不要留空,不会做也要试试看填满。 若出现思路混乱无头绪时就停下笔,深呼吸并掐自己一两下。 审题常见问题有: 一是不看全题,以偏概全。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,做到后半题时才发现前半题做错了,只得从头再来。需知,一道化学题包括完整的内容,是一个整体。有些句与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;有些前后呼应,相互衬垫。所以需要总观全题,全方位领会题意。二是粗枝大叶,一掠而过。如很多考生把不可能看成可能;把由大到小看成由小到大;把化合物看成物质或单质;把不正确看成正确;把强弱顺序看成弱强顺序而答错。三是误解题意,答非所问。四是审题不透,一知半解。很多同学见到新情境题目,内心紧张,未能全方位理解题意。 按需要答卷: 如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,阅卷时没办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;需要写元素名字而错写成元素符号,而需要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字或分子式;需要写物质名字而错写成分子式;需要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而错写成分子式或名字;需要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;把相对分子水平、摩尔水平的单位写成克;把物质的量、摩尔浓度、气体体积、水平、密度、压强等的单位漏掉;化学方程式、离子方程式不配平;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物质的状况等。 擅长联想运用 解无机考试试题或有机考试试题,都应该注意联想、运用课本常识。特别是近几年的有机化学考试试题,均从考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物质、新材料出发命信息给予题,考查有机化学常识,更应会依据有机化络、转化规律、官能团的性质等进行联想、迁移、类推,做到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。 在计算方面的主要存在问题有: 计算结果不写单位或写错单位;不注意题目中的有效数字。 进入状况: 进入考场之后,就要把心收回来,全身心进入考试状况。先把考试所需的学习工具放置好,把注意力集中到试题上来,写好名字、班级、座号或填涂好学校、准考证号、名字等,然后,大致浏览一遍考卷有几题,有几页。最后,用挑战的心态进入解答状况。 在考场上要发挥得好,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: 一是要消除怯场心理,卸下思想包袱,排除外来干扰。轻装上阵,树立必胜信心。 二是要吃好、睡好、头脑休息好。注意饮食卫生,预防疾病发生,以饱满的精神状况去迎考。 三是要做好考试前的各种物质筹备,考试前一天务必检查各种考试用具是不是筹备妥当。 四是要有效地借助考试时间。先易后难,大多数题都做了,心里就不慌,再心平气静地去做难点;草稿纸分块用,不要写得太细,即时抄到试题上,以节省时间。 五是会进行猜想。如选择题有四个答案,其中有个别答案涉及的常识未学会,那样就用淘汰法,从敢一定的答案入手,逐个淘汰,剩下的就是应选答案。 1.选择题解答选择题时,应注意以下问题 (1)每一个答案要有足够的原因说明其正确与否(2)对有疑问的答案可先避开,先找出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(3)反证法 (4)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化学用语、基本规律、解题所涉及的基本公式等(必须要在草稿纸上列出,不可凭空想象)(5)注意答案的有关性与排斥性 (6)注意答案的需要(正确与不正确、最大与最小、离子总数与分子总数等) (7)每小题平均耗时低于2分钟(基础较差的同学可适合延长一点时间) 2.实验题 以下要点需特别引起关注: (1)物质离别提纯的办法及用到的主要仪器 a.过滤---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离别b.蒸馏---适用于互溶性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的离别c.分液---适用于不溶性液体的离别 d.渗析---适用于胶体和溶液的离别 e.加热---适用于固体混合物中一种受热易分解或易升华的混合物的离别 (2)配置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仪器和主要操作步骤 (3)三个定量实验(中和滴定、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、中和热的测定) (4)托盘天平、容量瓶、分液漏斗、各种试纸的用法(5)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(6)喷泉实验的操作、引发喷泉的原理 第一需要弄清实验原理,注意仪器的装配需要,化学实验的安全需要(防爆炸、防污染、 防倒吸、防堵塞)与达到本实验的需要,应该注意实验设计的革新与评价。 评价实验策略一般有以下几方面: ①能否达到目的;②所用材料是不是容易见到易得、便宜;③材料的借助率高低; ④过程是不是简捷优化;⑤有无对环境污染;⑥实验的误差大小有无创意等等。能达到上述六点需要的实验策略应该说不失为最佳实验策略 3.无机题 无机题一般包含三小题:1、二小题一般为化学理论题;第三小题一般为无机物的判断 对于第一小题,要弄清化学基本理论(物质结构理论、化学平衡理论,电解质溶液理论),要借助一些基本考虑办法(类比法、假设法、先同后变法等);应该注意大概出现信息题;对于第三小题,应该注意抓特点条件。 典型的溶解性特点 ①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:可能是AgCl,则原来溶液中势必含有 Ag(NH3)2Cl;可能是硅酸沉淀,则原来的溶液势必含有可溶解的硅酸盐。 ②加入过量的硝酸不可以察看到沉淀溶解:若是白色沉淀,则可能AgCl、BaSO4、BaSO3;若是淡黄色或黄色,则可能是AgBr或AgI ③可以和盐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大概是H2S气体和铅、银、铜、汞的盐溶液反应。: ④沉淀先生成后溶解的:CO2和Ca(OH)2、Al3+和氢氧化钠溶液、AlO2-和盐酸,氨水和硝酸银 操作不同现象不一样的反应::Na2CO3和盐酸;AlCl3和NaOH;NaAlO2和盐酸;AgNO3和氨水;FeCl3和Na2S;H3PO4和Ca(OH)2反应。 要紧的实验现象: 1、燃烧时火焰的颜色: (1)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:H2、CO、CH4、H2S、C2H5OH; (2)火焰为苍白色的为H2与Cl2;?(3)Na燃烧时火焰呈黄色。 2、沉淀现象: (1)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有:AgNO3与Br-、I-;S2O32-与H+、H2S溶液与一些氧化性物质(Cl2、O2、SO2等)、Ag+与PO43-;(2)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,先生成白色沉淀,后变为灰绿色,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,则溶液中肯定含有Fe2+;(3)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+;(4)产生黑色沉淀的有Fe2+、Cu2+、Pb2+与S2-;(5)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+和Al3+,若加过量NaOH沉淀不溶解,则是Mg2+,溶解则是Al3+;(6)加过量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者是SiO32-。 3、放气现象: (1)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,且此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,该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硫,原溶液中含有SO32-或HSO3-。(2)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,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,此气体可能是CO2或SO2;(3)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,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红,此气体中氨气,原溶液中肯定含有NH4+离子; 4、变色现象: (1)Fe3+与SCN-、苯酚液、Fe、Cu反应颜色的变化;(2)遇空气飞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;(3)Fe2+与Cl2、Br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;(4)酸碱性溶液与指示剂的变化;(5)品红溶液与Cl2、SO2等漂白剂有哪些用途;(6)碘遇淀粉变蓝。(7)卤素单质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。 5、放热现象: (1)强酸和强碱溶于水时一般放热,盐溶于水时一般吸热,NaCl溶于水时热量变化不大。(2)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吸热、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也是吸热;(3)酸碱中和、金属与酸、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要紧的反应条件: 1、需催化剂的无机反应:(1)氯酸钾的分解:(2)过氧化氢的分解:(3)合成氨反应:(4)氨的催化氧化:(5)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:(6)水煤气生产的第二步反应: 2、需要控制170℃才能发生的反应,必是制取乙烯的反应; 3、需光照的反应:HNO3、HClO、AgX的分解;H2与Cl2混合见光爆炸。